五行土多是湿土?

诸葛晨智诸葛晨智最佳答案最佳答案

这个“多”字用的好,因为土确实多了点,但谈不上湿气很重。 首先我们得搞清楚,中医所说的“五运六气”和现代科学并不搭边儿(当然也并不是完全无关)。所谓的“行”其实指的就是年干支的五行,也就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天干所代表的五行的循环,一年一个运行周期。而所谓“气”就是二十四节气。节气是按月份计算的,每个月有一个节气。

而节气又是按物候划分的,每五天为一个节令。而物候又和天文有着密切联系——具体可参看百度百科 “二十四节气”——这里就不展开了。 简而言之,“五运六气”就是把阴阳五行用公历(阳历)的时间周期进行划分。在每个时间节点上各行的状态是不一样的,而这种变化是有规律可循的。这可以很好的用来预测一年内气候的大致情况以及发病状况。

比如2021辛丑年,干支为辛酉,五行属金,金旺,加上今年也是农历辛丑年,立春在春节之前,所以春节前天气较为寒冷。节后随着阳气上升,气温逐渐回升。而在九月寒露以后,气温逐渐下降,到立冬已经寒凉入骨了。再加上土属中央,五行为土的年份,气温波动并没有明显的季节性差异,呈现出比较平稳的回暖和降温趋势。 所以从干支本身来说,的确今年是偏燥的,因为金当权嘛!但是并没有特别湿热的感觉,主要是因为寒气被锁在金域之中,无法透出来。

至于土,这个土不是指的脾胃之土。在中医里土有厚土和薄土之分,厚土指的是脾土,薄土指的是肾土。由于脾主升清,胃主降浊。如果饮食不节,或者情志不舒,导致脾胃升降失常,出现腹胀、腹泻那就属于脾土的不正常。而如果平时吃得少,食量小,或者长期情绪压抑,出现消渴、胃炎、胃溃疡等症状那就属于薄土的不正常。 从今年整个大气环境的趋势来看,的确是脾土相对亢奋一些,而薄土反而有些受制,所以出现食欲不振,消化功能差的情况。但是如果按照现代医学来解释这些现象,恐怕就没这么简单了。比如说消渴可能是血糖高导致的,而脾气虚可能只是食欲差消化能力弱而已。二者并不能简单的说谁是因谁是我果的关系——毕竟中医讲的脾胃和西医讲的消化根本不是一个概念。

经菲惠经菲惠优质答主

土由水和火化合,水多生土,则为壤,火多生土,则为砂。如果雨量不充足,于是壤沙混融而为黄土,所以黄土中含有火燥之气。五行的生克,有相生,必然就有相克。黄土火燥之气,足以抑制水湿之气。黄土的特性是燥和湿,所以,有湿土和燥土之分,黄土不粘不散,正是金木水火合化中和最完美不过的体现,最具有承载和化育的能力,所以,黄土代表土。

古代中国的核心地区,就是黄河中下游地区,就是黄土高坡,所谓九州大地、九土之邦,黄土高坡是中华民族的摇篮,中华民族被称为炎黄子孙,所谓炎黄,炎本是火神,黄就是黄色,是指黄土,我们中华是黄土之邦,中华民族是黄色的民族,我们的肤色是黄色的,所以,土地的五行,为土,土之中央,对应的是黄色,因此,中央土对应的颜色为黄色。

既然古中国,就是黄河中下游这片黄色的大地,那么中国的自然属性就取定于土(黄土),而我们的祖先很早就知道,黄土是金木水火合化而形成的,合化之极,就是中和,因此,中央土的属性就是中和。五行,东方属木,其性风,西方属金,其性燥,北方属水,其性寒,南方属火,其性热,中央属土,其性中和,中和就代表着木金水火四种自然现象的风寒热燥,都不偏不激,恰到好处,“其上为天,天有四时、五行”。

土的本色虽然是黄,但是燥湿的特性,也赋予了湿土和燥土的两分法。于是,南方湿热之地,其土多湿,称为湿土,西北干旱之地,其土多燥,称为燥土,而最完美不过的则是中土,金木水火四象和融,水寒火热,木燥土湿等等,相互调节而恰到好处,达到平衡中和,称为黄土。

我来回答
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,文明评论!